德国KUBLER库伯勒光电编码器选用要点说明
因我司在德国、美国都有自己的公司 ,专业从事进口贸易行业,所以我司的技术人员都会轮流到国外厂家学习技术,以下是我司技术人员为大家分享德国KUBLER库伯勒光电编码器选用要点说明:
光电编码器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光电转换,但其根据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增量型、型和混合式增量型。那么光电转换是如何进行的呢?这三种光电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又存在哪些差别呢
1、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简介
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又称为手轮脉冲发生器,简称手轮,是一种通过光电转换将输出轴的机械几何位移量转换为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各种数控设备,是目前应用多的一种传感器。
2、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分类
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有国标和非国标两种分类标准。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天然橡胶型、塑料型、胶木型和铸铁卸,按样式的不同可分为圆轮缘型、内波纹型、平面面、表盘型等等,按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型、磁型、感应型和电容型,按刻度方法和信号输出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增量型、型和混合型。
3、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工作原理
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主要由光栅盘和光电检测装置构成,在伺服系统中,光栅盘与电动机同轴致使电动机的旋转带动光栅盘的旋转,再经光电检测装置输出若干个脉冲信号,根据该信号的每秒脉冲数便可计算当前电动机的转速。
库伯勒KUBLER光电编码器的码盘输出两个相位差相差90度的光码,根据双通道输出光码的状态的改变便可判断出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4、库伯勒KUBLER光电增量式编码器
库伯勒KUBLER增量式编码器是光电编码器的一种,其主要工作原理也是光电转换,但其输出的是A、B、Z三组方波脉冲,其中A、B两脉冲相位差相差90度以判断电动机的旋转方向,Z脉冲为每转一个脉冲以便于基准点的定位。
库伯勒KUBLER编码器选型应注意三方面的参数:
1、械安装尺寸:包括定位止口,轴径,安装孔位;电缆出线方式;安装空间体积;工作环境防护等级是否满足要求。
2、分辨率:即编码器工作时每圈输出的脉冲数,是否满足设计使用精度要求。
3、电气接口:编码器输出方式常见有推拉输出(F型HTL格式),电压输出(E),集电极开路(C,常见C为NPN型管输出,C2为PNP型管输出),长线驱动器输出。其输出方式应和其控制系统的接口电路相匹配。
德国KUBLER库伯勒编码器选型手册
德国库伯勒Kubler编码器如以信号原理来分,有增量型编码器,型编码器。我们通常用的是增量型编码器,可将旋转编码器的输出脉冲信号直接输入给PLC,利用PLC的高速计数器对其脉冲信号进行计数,以获得测量结果。不同型号的旋转编码器,库伯勒Kubler编码器其输出脉冲的相数也不同,有的旋转编码器输出A、B、Z三相脉冲,有的只有A、B相两相,zui简单的只有A相。
德国库伯勒KUBLER编码器有5条引线,其中3条是脉冲输出线,1条是COM端线,1条是电源线(OC门输出型)。编码器的电源可以是外接电源,也可直接使用PLC的DC24V电源。电源“-"端要与编码器的COM端连接,“+"与编码器的电源端连接。德国库伯勒Kubler编码器的COM端与PLC输入COM端连接,A、B、Z两相脉冲输出线直接与PLC的输入端连接,A、B为相差90度的脉冲,Z相信号在编码器旋转一圈只有一个脉冲,通常用来做零点的依据,连接时要注意PLC输入的响应时间。旋转编码器还有一条屏蔽线,使用时要将屏蔽线接地,提高抗干扰性。